十年間,當年的廢墟上,嶄新傢園拔地而起,災區面貌煥然一新。對於災後心理幹預來說,十年並非“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在汶川地震期間,來自各處的企業、NGO與個人志願者,一起在四川綿竹市遵道鎮建立瞭‘遵道志願者協調辦公室’,在抗震救災期間開展瞭有序、有效的志願服務,這一工作模式創造瞭地方黨政和民間組織合作救災的新模式。

王暾,國傢“千人計劃”專傢,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他提醒,地震預報是在地震未發生時分析是否發生地震,而地震預警是地震發生後,通過傳感器獲知地震,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搶發”地震警報。兩者有本質不同。預警不是預報,但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發生前3秒發出預警,傷亡人數可減少14%;提前10秒,將減少39%;提前20秒,可減少63%。

去年九寨溝發生7.0級強震,6萬多人身陷災區。四川抗震救災指揮部審時度勢,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一手組織“地毯式”搜索被困和失蹤者;一手全力疏散滯留人員,避免新的傷亡。

一個國傢應對重大災害的能力,往往是衡量其制度優劣的重要標準。

據不完全統計,震後前40天內,有超過130萬人次的中外志願者在災區工作。據共青團四川省委統計,“5.12”抗震救災中,受災地區累計接受志願者報名118萬餘人,有組織地派遣志願者18萬餘人,開展志願服務178萬餘人次。他們年齡身份各異,卻因共同的作為和精神貢獻,被視為“汶川一代人”。

其次,專業化救援隊伍技術裝備更先進。

汶川地震以來,從最初的搶險救災,到3年的恢復重建,再到災區的振興發展,強大的組織力、動員力、執行力,再次雄辯地證明瞭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讓歷經磨難的人們感受到血濃於水的人間真情,見證瞭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

王暾曾獲得中國科學院、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兩個博士學位,是奧地利科學院物理博士後。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王暾被大地震的破壞性震驚,帶著自己全部積蓄50萬元人民幣,加上好友、老師湊的300萬人民幣,回國開展地震預警網絡建設。四川大地震後發生的數萬次餘震,既是災害,但在科研上來說,又是為地震預警研究提供瞭全球獨有的試驗場,是得天獨厚的科研資源。在中組部、科技部、四川省、成都市各方面的通力支持下,該技術從零起步,成功研發。

2008年被稱為中國的“公益gps定位管理系統|gps定位管理系統推薦元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湧現出一支不容忽視的救災力量——志願者。

心理幹預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傢庭、醫院、社區和政府共同努力。然而,當前國內社區心理康復基本處於空白,難以對病人進行有效追蹤隨訪,無法對患者進行生活化的康復訓練,幫助其恢復社會角色、逐步融入社會。

汶川地震已經十年瞭。回望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盤點重建傢園的中國力量,可歌可議的很多很多。本期“議事廳”,我們從幾個相對“小一些”的角度,看看這十年從災難中學習到瞭什麼。

新時代應急管理體系,從頂層設計上推動我國應急救援力量走向職業化、綜合化和集中化,將大幅提升我國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速度和效能,提高未來我國應急行動的專業水準。

“災難突發,首要的是最大限度搶救人的生命。”曾參與汶川地震等災難救援的四川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侯建明說,每一次搶險都是在與死神賽跑,快速、有序、高效是關鍵所在。

汶川地震的緊急救援中,各類社會組織以及志願者曾如潮水般湧向災區現場,給災區群眾帶去鼓舞的同時,也暴露出救災工作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比如,當時很多志願者一腔熱情地湧向災區,一度堵塞瞭救援道路。

主導該地震預警技術的王暾博士稱,該技術已通過瞭四川省科技成果鑒定。目前鋪設5600個地震預警傳感器,覆蓋220萬平方公裡,占我國人口密集多震地區的90%。地震預警網內發生地震,可6秒響應同步自動預警,在40次破壞性地震中無一漏報誤報。2015年4月尼泊爾8.1級地震後,尼泊爾科技院與我國技術合作,2016年4月建成啟用瞭尼泊爾地震預警系統網,收到良好效果。該技術在2017年5月墨西哥聯合國減災大會上引起世界強烈反響。

從零起步到世界尖端,中國地震預警的十年跨越路,也得益於國傢基礎科技的飛速進步,得益於國傢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得益於國傢對人才的重視,得益於國傢實施的“管幹分開”“放管服”政策,得益於國傢和社會不斷提升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特別是創新發展理念的帶動作用明顯,我國科技產業水平整體提升勢頭已經起來,有助於各項科技應用“水漲船高”。

在蘆山地震期間,出現瞭中國救災史上第一個黨政建立的社會組織和志願者服務中心,建立瞭系統化、窗口化、網格化的災區社會管理服務網絡。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吳光於

成都市文明辦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全市註冊志願者共208萬餘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過13%,志願服務隊2萬餘支,吸引瞭一批外地志願服務組織把成都作為活動總部。服務項目涵蓋瞭救災搶險、弱勢群體關愛、大型賽會服務、文化文明傳播、農村扶貧開發、社區發展治理、環境保護、社會公益等領域,滲透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

地震後,大量心理醫生及時進入災區,進行災後心理幹預,撫慰受傷的心靈。在帳篷裡、在集中安置點、在醫院、在學校,心理醫生們給受災群眾做情緒疏導,陪伴他們一起吃飯、一起救災、一起聊天……漸漸地,很多受災群眾晚上能安心睡覺瞭,心情慢慢平復下來。

汶川地震中,湧現出一支不容忽視的救災力量——超過130萬人次的志願者。從汶川地震到蘆山地震,再到九寨溝地震,社會組織參與應對自然災害的模式發生很大變遷,取得很大進步。

策劃:張書旗

2017年九寨溝地震之後,政社、社社合作實現瞭生態性的有機融合,開始建立“一中心多站點”的從後方到前線一體化、層級式協調服務體系。”張強說。

心理幹預:從應急狀態走向常態化

2017年九寨溝地震之後,民政部第一時間發佈關於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抗震救災的公告。協調中心建立統一的信息發佈與協調機制,發揮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宣傳作用,第一時間向社會大眾公佈社會力量救災信息,同時,經指揮部授權,通過報備審核發放災區前線通行證,“一擁而上、早來早搶”的局面成為過去式。

汶川地震後,許多組織開始著力進行相關力量的培養。包括藍天救援隊在內的民間救援力量,不僅配備有衛星電話、對講機等現代化裝備,參與隊員也都接受瞭專業化的救援技術培訓。蘆山地震中,民間救援力量無論是從組織性還是專業性,都有瞭大幅度提升。

??? 【編者按】

如今,王銳所在的隊伍已“鳥槍換炮”、今非昔比。“在去年九寨溝地震搶險救援中,我們帶瞭一輛多功能搶險救援車,生命探測、破拆、頂撐等設備一應俱全。”王銳說。

一場大災難之後的生命救援,考驗的是政府的判斷力和執行力。參與此次搶險任務的四川路橋集團工程師詹文說:“指揮部科學判斷、統一調度,現場秩序井然,民眾情緒穩定,也沒有出現道路擁塞影響救援的情況。”

在成都,誕生於“公益元年”的志願者群體感召瞭無數人投身到志願服務中。經過十年的發展,現在已將志願服務深植於社會的方方面面。

這一地震預警技術正逐步走向應用。5月3日,德陽全市啟動基於該技術的電視地震預警,一次性擴大服務對象500萬人口。這是我國第一個在市級區域啟動電視預警,對於全面打通地震預警“最後一公裡”,具有重要意義。

有數據統計,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傢之一。因此,實施地震預警對我國具有重要意義。汶川地震後發生的數萬次餘震,既是災害,但對於科研來說,卻也為地震預警研究提供瞭全球獨有的試驗場。從零起步到世界尖端,中國地震預警隻用瞭十年,讓世界刮目相看。

美國“9·11”後所做的心理幹預計劃是20年期,汶川震後心理幹預也要在常態化中不斷發展持續,要讓更多人意識到心理問題需要尋求幫忙,不再把心理問題當成“羞恥”。

“謝謝陪我走過生命中那段時間,陪伴讓我堅強。”汶川地震過去十年,仍然有接受過心理幹預的學生給當年的心理醫生寫信,有時候就是一張不具名的賀卡,說說他們的近況。

志願服務:從一擁而上到專業有序

實施地震預警對我國具有重要意義。在2017年以“中國防震減災對策”為主題的九三學社中央第十三次科學座談會上,國傢地震局有關專傢稱,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傢之一,全球大陸三分之一地震發生在我國,人員死亡和失蹤占全球的二分之一。可以說,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

“21個小時,1萬多輛車、6萬多人的大轉移,秩序井然,沒有人員受傷,沒有財物丟失,這堪稱奇跡。”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書記劉作明說。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今年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十年間,曾經的廢墟上崛起一座座新傢園,經歷傷痛的人們逐漸走出陰影,回歸平靜的生活。災後心理幹預,始於汶川地震,歷經蘆山地震、魯甸地震等大災錘煉,漸發展成熟,已形成較規范有序的模式。

近年來,他帶領著中心成員策劃並實施瞭一場場突破傳統、時間和空間的全國性手語推廣活動,吸引瞭全社會對聾啞人群體的關註。不僅在成都,在上海、重慶、廈門、杭州等各大城市都出現瞭手語推廣志願者的身影。

十年來,各類自然災害不僅錘煉出各級黨委政府迅速的應急反應能力,也為公益事業和社會組織的壯大、發展提供瞭廣闊的沃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傷地圖”和“資源地圖”,地震給活下來的人帶來極大的內心傷痛,很多時候,心理醫生們不急於治療,而是通過陪伴讓受災群眾自我療傷,激活能讓他們感到積極力量的“資源地圖”,調動起他們的自我修復能力。

汶川震後,應急心理幹預探索出一套適應本土化的模式。比如,震後不少受災群眾很傷痛,經常暗自流淚,不知道做什麼,心理醫生們就組織大傢在一起織繡、打麻將等,通過這些當地特色的團體活動,讓大傢在一起釋放情緒,獲得社會支持,很多人的心情逐漸平復。

同時,震後心理幹預還摸索出針對不同時間段的“技巧”:震後一周主要是陪伴,不能急於幹預和治療,很多時候就是一起聊天、活動;一周到一個月之間,需要對不同情況的人群進行分類,進行初步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診斷;一個月之後,需要對重點人群進行專業的創傷治療,並依靠社區進行精神康復。

心理幹預在災區鋪開,幫助受災群眾積極開展心理重建,逐漸回歸正常生活。抽樣調查顯示,汶川地震後四川災區民眾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患病率大概為2%—4%,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自然災害或重大突發事件後15%左右的患病率。

汶川震後積累的經驗,隨後應用到蘆山地震、魯甸地震中。蘆山地震後迅速成立瞭應急心理醫療隊,因為有瞭汶川心理幹預的經驗,先對所有受災群眾進行拉網式排查,並對重點人群進行瞭及時幹預,蘆山地震後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的案例顯著減少。

在幫助受災群眾時,這段獨特的經歷也在“塑造”心理醫生們,一批專業人才在災難中成長,對心理治療的認識更加深刻。

地震前,醫院裡的臨床心理醫生們,習慣於等著病人上門;地震後,醫生們開始積極對接受災群眾的不同“需求”,整合資源主動上門服務。

盡管成效顯著,但也應該看到,災後心理幹預是一場“持久戰”,從應急走向常態化,還面臨多重挑戰。

今年37歲的秦坤是成都市金牛區歡行公益發展中心的創始人。他說,正是2008年汶川地震時的一支黨員服務隊在他的心中埋下瞭公益的種子。2011年,一次手語推廣公益活動中,秦坤立志通過推廣手語,搭建一個有聲與無聲世界溝通平臺。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謝佼

有關專傢也呼籲,災後心理幹預從應急狀態走向常態化,亟待克服治療管理體系不健全、本土化專業人才匱乏、群眾認識不足等挑戰。

十年,汶川地震改變瞭什麼

應急管理:擰成一股繩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楊三軍、張海磊、胡旭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過去十年。如今,曾經山河破碎、滿目瘡痍的地震災區,已是充滿勃勃生機的嶄新傢園,猶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科技突破需要大膽的想象力。王暾在掌握瞭地震預警技術的基礎上,開始挑戰地震預報領域的科技難題。5月7日,他宣佈中國首個面向地震預報的川滇地下雲圖網已正式開建,擬用兩年時間在四川、雲南建設2000個地下雲圖監測站,采集破壞性地震的案例和數據,通過分析生成地下雲圖,進行淺源破壞性地震的臨震預報試驗。這一試驗或許將為西南地震高風險地區探索出防災減災的新路徑。

地震預警:從零起步到世界領先

汶川地震無疑也是我國應急管理體制變革和發展的新起點。自那以來,我國又相繼發生玉樹地震、蘆山地震、九寨溝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在黨和政府領導下,我們奪取瞭一次又一次救災鬥爭的勝利,也逐步構建起更加完善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

十年後的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災難。

首先,“生命至上”的應急救災理念已深入人心。

地震能不能預測?時至今日,這仍是世界級難題。但是,科技實現瞭另一個方向的減災避災突破:地震預警。從汶川大地震後,我國自主發展起來的地震預警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北京師范大學風險治理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強認為,汶川地震後十年,應急救援的專業性、精準化,社會力量參與的機制化、規范性,都較過去有瞭明顯提升。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董小紅

災後心理幹預,始於汶川地震,歷經數次地震的大災錘煉,漸發展成熟,已形成較規范有序的模式。幫助災後人們走出陰影的獨特經歷,同樣也在“塑造”著心理醫生群體,一批專業人才在災難中成長,對心理治療的認識更加深刻。

天災難測,但備災防災大有可為。“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會在進步中得到補償。”相信第66期議事廳會讓您相信這句話絕非虛言。

“有一個50多歲的婦女卡在坍塌的樓梯間,我們4個人上去,但手裡一樣有用的工具都沒有,幹著急卻沒辦法。”回憶起十年前參與汶川地震救災的一幕,四川青川縣消防大隊參謀王銳仍然十分揪心。

從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3年蘆山地震,再到2017年九寨溝地震,社會組織參與應對自然災害的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遷和進步。

在任何一次重大自然災害中,生命通道的搶通、保通、保運都是搶險救援的關鍵所在。十年來,四川交通gps車隊監控系統系統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以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為重點,完善應急預案,突出科技支撐,在應急救援上實現重大進步。

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蔣勁松,曾在汶川地震後作為突擊隊成員之一徒步前往映秀勘察交通受損情況,一路上險象環生。

“去年發生的茂縣山體高位垮塌災害中,我們很快就通過無人機實現滑坡體3D模型構建,山體裂縫在指揮部的大屏上清晰呈現,為災情研判和科學搶險提供瞭有力支撐。”蔣勁松說。

第三,“擰成一股繩”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更完善。

震後十年,四川共推動實施瞭425個防災減災項目,規劃總投資157.02億元。同時,在應急管理涉及的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方面不斷探索,建成瞭全國第一個省市縣鄉四級綜合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在多次自然災害應急救援中經受住瞭實戰考驗。

今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正式掛牌,將原來分散在13個部門和單位的自然災害類和安全生產類的應急職能進行瞭系統整合,構建統一指揮、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傢應急體系。

應急資源和力量“擰成一股繩”,是我國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貨車管理系統碑,也是針對長期以來制約我國巨災和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能力的結構性問題開出的“藥方”。

2017年8月8日九寨溝7級地震發生後,在汶川,所有電視節目立即中斷,屏幕緊急插播地震預警,比地震波抵達提前瞭52秒;成都市民眾通過手機在地震波到達前71秒收到預警;廣元、綿陽、阿壩、甘肅隴南、陜西漢中等6市42所學校自動同步應急響應,四川科技等近20個政務微博和手機APP發出預警。這一預警成果,讓世界同行驚訝。

汶川十年,見證中國力量。涅槃重生的災區,正匯聚升騰起新的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nso76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